导航:X技术最新专利包装,储藏,运输设备的制造及其应用技术
2.随着现在社会的快速地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环保、低碳等概念已深入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城市生态效益和经济的效果与利益的整合,有利于改善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清洁能源具有清洁、无污染和可再生性等优点,日益获得重视和并将其利用于工业生产。
3.但是现有的风力输送装置结构较为复杂,传动效率低下,没办法实现持续和稳定的输送效果。针对上述出现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4.实用新型目的:提供一种风力输送装置,以解决现存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
6.机架;转轴,垂直设置于所述机架中心处;第一旋转机构,设置于所述机架一侧,且与所述转轴连接;第二旋转机构,设置于所述机架另一侧,且与所述第一旋转机构对应设置;及输送机构,设置于所述转轴底部;当所述第一旋转机构和所述第二旋转机构受风力驱动时,驱动所述转轴旋转,进而带动所述输送机构输送物料。
7.作为优选,所述转轴两端通过第一轴承座与所述机架连接,所述第一轴承座与所述转轴之间设置有第一轴承。
8.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旋转机构和所述第二旋转机构均包括:叶轮、传动轴和第二轴承座,所述第二轴承座固定设置于所述机架一侧,所述第二轴承座通过第二轴承与所述传动轴连接,所述传动轴一端与所述叶轮连接,另一端设置有第一圆锥齿轮,所述第一圆锥齿轮与设置于所述转轴上的第二圆锥齿轮啮合。
9.作为优选,所述叶轮包括:两叶片和底盘,两所述叶片分别固定设置于所述底盘两侧。
11.作为优选,所述输送机构包括:两偏心轮和两偏心轴套,所述偏心轮与所述偏心轴套连接,所述偏心轴套通过连接件与所述转轴连接,所述偏心轴套一侧设置有连杆,所述连杆通过销轴与推杆连接。
13.有益效果: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采用风力驱动输送的方式,当所述第一旋转机构和所述第二旋转机构受风力驱动时,驱动所述转轴旋转,进而带动所述输送机构输送物料,达到了风力输送的目的,以此来实现了结构相对比较简单和高传动效率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现有的风力输送装置结构较为复杂,传动效率低下,没办法实现持续和稳定的输送效果的技术问题。
17.附图标记为:1、机架;2、转轴;3、第一旋转机构;4、第二旋转机构;5、输送机构;6、第一轴承座;7、第一轴承;8、叶轮;9、传动轴;10、第二轴承座;11、第二轴承;12、第一圆锥齿轮;13、第二圆锥齿轮;14、叶片;15、底盘;16、键;17、偏心轮;18、偏心轴套;19、连接件;20、连杆;21、销轴;22、推杆。
18.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实用新型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本实用新型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一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尽最大可能避免与本实用新型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
3所示,本申请涉及一种风力输送装置。该风力输送装置包含:机架1;转轴2,垂直设置于所述机架1中心处;第一旋转机构3,设置于所述机架1一侧,且与所述转轴2连接;第二旋转机构4,设置于所述机架1另一侧,且与所述第一旋转机构3对应设置;及输送机构5,设置于所述转轴2底部;当所述第一旋转机构3和所述第二旋转机构4受风力驱动时,驱动所述转轴2旋转,进而带动所述输送机构5输送物料。
20.机架1是指机器支撑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完成良好的固定和支撑效果;转轴2是指能够转动的轴体,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完成良好的转动效果,以此来实现传动的效果;转轴2,垂直设置于所述机架1中心处;垂直立向设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完成其他部件配合传动的效果;进一步的,所述转轴2两端通过第一轴承座6与所述机架1连接,所述第一轴承座6与所述转轴2之间设置有第一轴承7。能保证转轴2与机架1良好的同轴固定连接效果,同时还能确保转轴2良好的旋转效果。第一旋转机构3,设置于所述机架1一侧,且与所述转轴2连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完成通过轴流风机将风能转变为机械能,以此来实现驱动旋转和传动的效果;第二旋转机构4,设置于所述机架1另一侧,且与所述第一旋转机构3对应设置;可提升传动的效果效率,同时还能实现多个风向角度的驱动效果;输送机构5,设置于所述转轴2底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完成良好的输送效果;
21.当所述第一旋转机构3和所述第二旋转机构4受风力驱动时,驱动所述转轴2旋转,进而带动所述输送机构5输送物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完成通过风力驱动,从而通过物理运动,进而实现输送的效果。
23.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采用风力驱动输送的方式,当所述第一旋转机构3和所述第二旋转机构4受风力驱动时,驱动所述转轴2旋转,进而带动所述输送机构5输送物料,达到了风力输送的目的,以此来实现了结构相对比较简单和高传动效率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现有的风力输送装置结构较为复杂,传动效率低下,没办法实现持续和稳定的输送效果的技术问题。
24.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旋转机构3和所述第二旋转机构4均包括:叶轮8、传动轴9和第二轴承座10,所述第二轴承座10固定设置于所述机架1一侧,所述第二轴承座10通过第二轴承11与所述传动轴9连接,所述传动轴9一端与所述叶轮8连接,另一端设置有第一圆锥齿轮
12,所述第一圆锥齿轮12与设置于所述转轴2上的第二圆锥齿轮13啮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完成良好的风力转化的效果,来提升输入的机械能。优选的,所述第一旋转机构3和所述第二旋转机构4关于转轴2对称设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完成稳定输入的效果。
25.进一步的,所述叶轮8包括:两叶片14和底盘15,两所述叶片14分别固定设置于所述底盘15两侧。可提升转化风能的效果。优选的,所述叶轮8通过键16与所述传动轴9连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完成良好的连接和传动效果。
26.进一步的,所述输送机构5包括:两偏心轮17和两偏心轴套18,所述偏心轮17与所述偏心轴套18连接,所述偏心轴套18通过连接件19与所述转轴2连接,所述偏心轴套18一侧设置有连杆20,所述连杆20通过销轴21与推杆22连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完成良好的输送效果,从而保证物料输送的稳定性。优选的,所述连接件19为平键16。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完成良好的连接和传动效果。
27.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等同变换,这些等同变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1.一种风力输送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机架;转轴,垂直设置于所述机架中心处;第一旋转机构,设置于所述机架一侧,且与所述转轴连接;第二旋转机构,设置于所述机架另一侧,且与所述第一旋转机构对应设置;及输送机构,设置于所述转轴底部;当所述第一旋转机构和所述第二旋转机构受风力驱动时,驱动所述转轴旋转,进而带动所述输送机构输送物料。2.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力输送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转轴两端通过第一轴承座与所述机架连接,所述第一轴承座与所述转轴之间设置有第一轴承。3.依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力输送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旋转机构和所述第二旋转机构均包括:叶轮、传动轴和第二轴承座,所述第二轴承座固定设置于所述机架一侧,所述第二轴承座通过第二轴承与所述传动轴连接,所述传动轴一端与所述叶轮连接,另一端设置有第一圆锥齿轮,所述第一圆锥齿轮与设置于所述转轴上的第二圆锥齿轮啮合。4.依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力输送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叶轮包括:两叶片和底盘,两所述叶片分别固定设置于所述底盘两侧。5.依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力输送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叶轮通过键与所述传动轴连接。6.依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风力输送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输送机构包括:两偏心轮和两偏心轴套,所述偏心轮与所述偏心轴套连接,所述偏心轴套通过连接件与所述转轴连接,所述偏心轴套一侧设置有连杆,所述连杆通过销轴与推杆连接。7.依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风力输送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连接件为平键。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风力输送装置,涉及输送装置技术领域。其中,该风力输送装置,包括:机架;转轴,垂直设置于所述机架中心处;第一旋转机构,设置于所述机架一侧,且与所述转轴连接;第二旋转机构,设置于所述机架另一侧,且与所述第一旋转机构对应设置;及输送机构,设置于所述转轴底部;当所述第一旋转机构和所述第二旋转机构受风力驱动时,驱动所述转轴旋转,进而带动所述输送机构输送物料。本实用新型,解决现有的风力输送装置结构较为复杂,传动效率低下,没办法实现持续和稳定的输送效果的问题。题。题。
1. 压力容器及管道强度分析与结构优化 2. 压力容器及管道循环塑性分析与可靠性研究 3. 过程装备检测技术与结构完整性评价 4. 过程及装备计算机辅助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