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发行业深度:行业现状、国产替代、产业链及相关公司深度梳理
时间: 2025-04-26作者: 新闻中心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的提升,全球数据中心建设迎来新一轮高潮,作为其关键备用电源的柴油发电机行业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然而,在这一领域,国际有突出贡献的公司长期以来占据主导地位。近年来在国际龙头产能受限、订单排期紧张的背景下,国产柴发品牌凭借产能和交期优势有望在数据中心等高需求领域加速实现国产替代,为中国柴发行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同时也为相关公司能够带来广阔的发展空间。
本文将深入剖析柴发行业的驱动因素,探讨其在全球及中国市场的现状与发展的新趋势,梳理产业链上下游的关键环节,并聚焦于行业内有代表性的相关公司,分析其竞争优势与市场地位。通过对柴发行业的全面剖析,旨在为读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助力各方更好地把握行业发展的脉搏,洞察未来机遇与挑战。
柴油发电机是以柴油为燃料,以柴油发动机为原动机带动发电机发电的机械发电设备,能够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柴发整机基本由发动机、发电机、控制器及其他材料组装而成,技术较为成熟,整体技术门槛较低。
柴发为柴油机与发电机的组合,其工作原理较为简单:1)柴油发动机:柴油机气缸内,过滤后的洁净空气与喷油嘴喷射出的高压雾化柴油充分混合,经活塞运动压缩,温度迅速升高达到燃点,柴油被点燃后混合气体剧烈燃烧,体积迅速膨胀,推动活塞反向运动做功;汽缸顺序依次做功,作用在活塞上的推力经过连杆变成推动曲轴转动的力量,从而带动曲轴旋转;2)发电机:无刷同步交流发电机与柴油机曲轴同轴安装,曲轴旋转可带动发电机的转子,发电机输出感应电动势,经闭合的负载回路产生电流。
柴油发电机组被视为备用和应急电源的较佳形式。除价格因素之外,柴油发电机具有体积小、操作简单便捷、燃料易得、投资少、启动迅速、供电稳定且质优等优点,被视为备用和应急电源的较佳形式。
柴油发电机组作为电网的有力补充,主要在部分没办法承受断电后果的行业承担后备电源角色,例如医院、高端制造业、数据中心、金融行业等。根据科勒对中国主要客户群体的市场统计,2019年,中国柴油发电机组市场规模为72.77亿元,其中数据中心、制造业、电力业为三大主要下游市场,市场规模分别为28.85、11.88、10.35亿元,占比分别为39.6%、16.3%、14.2%;2017-2019年,数据中心用柴油发电机组的平均售价达220万元/台,明显高于其他行业。
全球AI市场规模扩增,未来几年将成为万亿美元市场。根据Precedence Research数据,2023年全球AI市场规模为5381.3亿美元,2024年至2034年将持续大幅扩增,CAGR达19.1%。北美区域占据了最大的市场占有率,23年占比达到全球的37%。未来除了北美区域以外,预计亚太地区将成为预测期内增长最快的人工智能市场。
GenAI推动科技公司CAPEX快速提升,AI算力基建投资力度持续加大。全球主权国家和科技巨头持续加码AI领域投资,美国总统推动Open AI等机构联合成立“星际之门”项目,旨在未来几年在AI基础设施方面至少投资5000亿美元,据华信咨询设计研究院《中国智算中心产业白皮书2024》,中国未来三年将投资至少5000亿元用于建设智算中心,英国政府1月公布人工智能机遇行动计划,法国将在未来几年对本土AI项目进行1000亿欧元以上投资;微软、亚马逊、谷歌、Meta合计将于2025年在AI技术和数据中心投入超3000亿美元,微软2025财年投资800亿美元用于AI数据中心建设。
我国算力规模有望快速提升。根据IDC与浪潮信息发布的《中国AI计算力发展评估报告》,我国智能算力规模将从2024年725EFLOPS增至2027年2020EFLOPS,复合增速约为40%。
根据华信咨询设计研究院,端到端大模型理论训练时间为8×数据token数量×参数量/(数量×单卡有效算力),ChatGPT参数量175B,预训练数据量3.5万亿,使用8192张卡,耗时49天。深度学习时代AI训练算力约每3-4个月翻倍,大模型时代AI训练算力每2个月翻倍,远超摩尔定律速度,算力需求增速陡峭,以GPT为例,GPT3参数达1746亿,训练一次需要的总算力为4000P,GPT5训练算力规模达到70000P。
智算中心大量使用GPU,耗电量是CPU数据中心数倍:1)芯片形态向多核超异构并行发展,芯片厂持续提高TDP,H100功耗700W,B200达千瓦;2)服务器芯片串行转为并行,HGX B200服务器功率达14kW;3)单机柜功耗为传统通算数倍,GB200 NVL72机柜功率高达120kW。
据ABI Research数据,2024年底全球有5697个公共数据中心,大型和超大型IDC占总数的28%,到2030年占比有望达到43%,电力总容量将达到400GW以上;2024年全球有约511个超大规模站点,2030年将增至770个。
数据中心基础设施重要性持续提升,意味着相应的运行保障等级需相应提升。据波耐蒙研究所估计,数据中心停电事故平均可使企业每分钟损失超5000美元;2016年数据中心平均宕机成本已达74万美元,较2010年增近37%,2017年英国航空公司数据中心电力中断,损失上亿英镑。
根据2023年全国电力可靠性年度报告,2023年全国仅有近40%用户未发生过故障停电,35%的用户出现故障停电1次,21.5%甚至发生5次以上,4.6%发生10次以上;全国城市电网每户平均故障停电1.28h,华北/东北/华东/华中/西北/南方地区分别为
为保障电力供应高度可靠,高等级IDC有必要进行设置容错或冗余,配置UPS(不间断电源)+柴油发电机。
我国现行数据中心设计规范及有关标准主要为《数据中心设计规范GB50174-2017》,其中根据数据中心等级(A/B/C级),设置备用电源配置要求。对于A级(容错型):需配置双路独立市电+柴油发电机+UPS(2N或N+1),确保任一路电源故障时仍能满负荷运行;柴油发电机燃料储备需满足≥12小时连续运行需求。B级(冗余型):需配置单路市电+柴油发电机+UPS(N+1),允许部分设备短时中断。C级(基础型):仅需配置单路市电+UPS,无强制柴油发电机要求。此外,在最新提出的GB/T44463-2024《互联网数据中心(IDC)总体技术方面的要求》(2025年4月开始实施)中,针对高算力场景,提出备用电源需支持高密度IT设备的瞬时电力需求,容量预留不低于总负载的120%。
柴油发电机为数据中心最主流备用电源配置,性能等级要求高。备用电源是保障A级数据中心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独立于正常电源的发电机组和供电网络中独立于正常电源的专用馈电线路都可当作备用电源。由于柴油发电机组在可操作性上优于其他备用电源,故大部分数据中心采用柴油发电机组作为备用电源,并要求市电中断后,柴油发电机应在10~15秒内启动,30秒内完成供电切换。数据中心柴油发电机为大马力发动机。
在国家标准GB/T2820.1中将发电机组的性能分为G1、G2、G3、G4,由于数据中心对发电机组的输出频率、电压和波形有严格要求,故要求发电机组的性能等级不应低于G3级。
数据中心常用柴油发动机功率基本上在1000KW到3000KW之间,目前在中国主流的数据中心绝大多数都是1800KW和2000KW的机组功率,以及10%的超负荷带载能力。
从成本来看,柴油发电机组是数据中心建设成本中占比最大的环节。区分IT设备和非IT设备来看,数据中心建设支出中,IT设备最重要的包含服务器、网络设备、安全设备、存储设备等;非IT设备最重要的包含柴油发电机组、电力用户站、UPS、配电柜等。根据Bloomberg数据,柴油发电机组为成本占比最大的环节,约占整体建设成本的23%。
通过梳理统计5个国内数据中心项目的数据,国内高级数据中心柴发配置率(按功率计算)在120%~150%之间;规模较大的20MW移动湛江项目、55MW某金融行业项目柴发配置率分别为143%、150%,移动湛江额外配置2台备用柴发,某金融项目配置3台备用,远高于其他较小型项目的配置。能够认为,智算中心大型化有望推动柴油发动机需求曲线更加陡峭。
与230/400V低压发电机组相比,高压柴油发电机电机部份是按照每个客户的要求定做的,一般是6300V,10500V,15000V。高压发电机组具有调压精度高,动态性能好,电压波形畸变小、效率高、常规使用的寿命长等优势,特别在容量要求较大和送电距离较远的应用场合,高压柴油发电机组具有大容量、远距离供电,可靠性强、配套配电系统结构符合常理等明显优点。大型数据中心需要多台功率柴油发电机组并联才能满足使用负荷的需求,为了能更安全可靠的运行,选择高压柴油发电机组是一种更好的选择。
根据Frost&Sullivan和华经产业研究院的数据,2015-2023年全球柴油发电机市场规模由114亿美元增至165亿美元,CAGR为4.7%;疫情后全球柴发市场增速加快,2021-2023年全球柴发市场规模CAGR为9.8%。
中国柴发市场加快速度进行发展,占全球市场比例持续提升。2015-2023年中国市场规模由23亿美元增至47亿美元,CAGR达到9.5%,近三年(21-23)中国市场发展速度有所提升,CAGR达到10.5%。2015年中国市场规模占全球19.8%,2019年占比达到27.8%,近年来逐渐稳定在28%左右。
根据Global Info Research的数据,目前中国为全球最大的柴发组装生产地区,占有约59.9%份额,北美占比15.2%位居第二。
柴油发电机组市场多年发展已形成成熟的体系,竞争较为充分。第一梯队为国际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康明斯、MTU、卡特等,多为整机和主要部件厂家,原装机为主,性能较强,价格较高,主要服务高端客户,地位较为稳固;第二梯队包含国产原装、国产OEM和部分进口品牌,如潍柴、玉柴、泰豪、科泰、苏美达、伊蒙妮莎、奔马,国产OEM厂家普遍适配国内外多种头部品牌发动机,较为灵活,价格较第一梯队低,服务中高端市场,在IDC、金融行业影响力有限;第三梯队为本土中小型组装厂,主要是针对低端民用市场。
据泰豪数据,2021年中国柴发市场国际龙头康明斯/MTU/卡特/科勒分别占有4%/3%/2%/2%份额,国内品牌泰豪/科泰/苏美达分别占有4%/3%/2%,国际/国内龙头分别占有11%/9%份额。近年来国际龙头产能有限,国产柴发凭借着产能和交期优势市场占有率提升,2024年国产原装和OEM厂开始步入IDC供应链。
数据中心用高功率柴油发电机仍由海外企业主导。柴油发电机组依照产品质量、性能分作高、中、低三类,其中AI数据中心用高功率柴油发电机组功率一般为1.8-2MW,主要选取国外进口大型外资企业的产品。目前全球AI数据中心用柴油发电机龙头主要为康明斯、MTU、卡特彼勒、三菱等,国内柴油发电机组头部OEM厂商主要为科泰电源、潍柴重机、豪泰科技以及苏美达等,柴油发动机制造商为潍柴动力、玉柴国际等。
中国柴发行业主要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发展,相对欧美发达国家较为滞后。复盘历史进程,中国柴发市场景气度上行主要由电力短缺现象推动,不同阶段的特征受到客户、供应商、技术突破影响。能够认为,随着近年来新能源开始并网、环保政策趋严、数据中心等高能耗项目建设、国产柴油机技术进步、高端客户验证,柴发市场景气度有望持续上行,国产柴发品牌有望受益。
第一次发展期:80年改革开放后中国用电量快速提高,电力基础设施较为老旧,造成全国性缺电现象,柴油发电机作为替代电源需求快速提升;
第二次发展期——外资品牌垄断:90年代广东地区出现外商投资潮,大量建设工厂,造成区域性供电紧张;外资企业对电力基础设施可靠性要求比较高,且对外资品牌较为熟悉,带动柴油发电机需求量开始上涨,国际柴发头部品牌康明斯、CAT、科勒等在此时期进入中国并垄断市场;
第三次发展期——本土OEM崛起:00年代入世后中国制造业持续加快速度进行发展,东南沿海地区供电紧张,柴发需求迅速增加,本轮上行期本土OEM厂获益较大,大量中国民营柴发OEM品牌成立,例如泰豪、科泰等成立于此时期;
第四次发展期——本土原装崛起:10年代左右随着大规模基本的建设计划、节能减排政策,发电机组需求较大,潍柴、玉柴、上柴等国内柴油机制造商在大功率段取得技术突破,本土原装柴发品牌崛起;2024年本土原装和OEM品牌通过客户验证,开始步入数据中心市场的竞争。
全球大功率数据中心用柴油发动机产能不足,长期处在供不应求的状态,部分客户甚至加价以确保数据中心项目的顺利推进。作为全世界主要的高功率柴油发动机和发电机组制造商,康明斯、MTU、三菱、卡特彼勒、Rehlko(科勒电力)等相关订单已经排产至2027年以后;当前国内AI数据中心建设需求高增,国内柴油发动机需求高增,但基于进口品牌产能紧张情况下,国产品牌有望进口替代。
国产柴发与海外柴发差距逐步缩小。国产柴油发电机组与进口比,主要差异在于发动机部分,成套配置和成套技术上目前差别不大。发动机部分,除了充电器、机油、冷却液上,性能偏低以外,其余方向国产技术进口品牌与国产品牌差异较小。
2024年开始,国产柴油发电机组原装机厂商通过验证,开始步入大型IDC市场。根据中国移动采购招标文件,2023年及以往年度采购的2000kW高压柴发为本土OEM厂商,主要配套进口品牌发动机;而在2025年公布的中标公告中,潍柴成功中标2000kW柴发,低压订单占比70%、高压订单占比23%(根据招标规则估计)。
柴油发电机产业链主要由上游柴油发动机零部件和中游机组提供商以及下游应用构成。
柴发结构相对比较简单,柴发主要由柴油发动机、发电机、控制模块三大件和其他辅助系统构成,成本结构集中。根据泰豪公司数据,柴机、发电机、控制器成本中占比分别为65%、15%、2%,合计高达82%,其他材料占10%,制造费用占8%。
柴发上游为高工艺技术、高资金门槛行业,供应商较为集中。柴油机下游市场多样,发电机用途占比较小,议价能力较弱。柴油发动机供应商主要有卡特、康明斯、MTU、帕金斯、潍柴、玉柴等;发电机供应商主要有利莱森玛、斯坦福、英格等;控制器供应商主要有深海、科迈、康明斯、卡特、科勒、众智等。
柴机组成复杂、高度耦合、成本分散。柴油机主要由缸体、曲柄连杆机构、配气系统、燃油系统、润滑系统、冷却系统、电器系统组成,各系统由众多复杂零部件耦合而成,其中油泵、缸体、缸盖、活塞、曲轴、连杆、凸轮轴等为核心零部件,柴机厂商更多担任总成装配角色。根据新柴股份数据,柴机成本高度分散,但油泵占比高达15%,缸体占6%,其他重要零件约占2-4%。
柴油机被列为中国35项卡脖子核心技术之一,技术与海外仍存差距,从而某些特定的程度影响国产柴发机组性能。以500kW英格电机柴发为例,采用康明斯发动机的机组相较上柴发动机的价格高7万元左右。
高压共轨系统为柴机大脑,国内技术仍存差距。高压共轨系统是将高压燃油经高速电磁阀控制喷油器实现精确高压喷射的燃油喷射系统,具备多次喷射、精准控油、油泵-喷油器高度解耦等优势,相当于给柴油机装上了“大脑”;喷油压力可达200MPa,为传统柴机3倍,能够使燃油达到最佳雾化效果,提高燃烧效率。高压共轨系统作为集电、磁、机、液于一体的多物理场高度耦合系统,对设计制造精度要求极高,长期为欧美日垄断。
国际高压共轨市场主要有Bosch、MAN等企业,国内主要有威孚高科、无锡油泵油嘴研究所、新风吉尔等企业和研究机构。高压共轨系统技术国内实现突破,但距离国际先进产品的喷射压力、稳定性、一致性、寿命等参数仍有一定差距。
柴油机市场广阔,发电用途增速最快。根据中国内燃机工业协会的数据,中国柴油机销售量大致从2017年开始步入下行通道,仅有2020/21年销量超600万台,2024年销量仅有493万台,同比-3.6%;2019-2024年我国柴机销量CAGR为-1.65%。
我国柴油机销售下游应用结构中最大的依次为商用车、农用机械、工程机械,2024年占比约为40%、30%、17%。从增速来看,2020-2024年仅发电用、船用柴油机销量CAGR为正;发电用柴油机销量由18.8万台增至40.9万台,CAGR达到21.4%,占柴油机总销量比重由3%增至8%。
大缸径柴机价值高、利润高,国产替代持续推进。大缸径柴油机是指缸径大于150mm、功率在560kW以上的柴油机,主要使用在于发电机组、船舶动力领域。大缸径柴机制造难度高、附加值高,利润率高,单机价格高达数百万元,长期被卡特、康明斯、约翰迪尔、三菱等国外品牌占据。根据潍柴动力的数据,全球大缸径市场容量在15-20万台左右,2020年全球销量约为14万台,市场规模达1600亿元,均价约为110万元。
潍柴2009年收购法国博杜安掌握大缸径发动机技术,目前已形成M33、M55型产品系列,已和全球头部柴发OEM提供配套;公司21年募资建设大缸径高端发动机实验室、大功率高速机和大缸径发动机产能,预计24年达产后大功率机、大缸径机产能分别扩充5000、2500台。根据潍柴公告与测算,2019-2022年公司大缸径产品销量由2800增至8800台,销售额由7.8亿元增至近29.5亿元,单机价值由27.9提升至33.5万元,毛利率约为40%-50%,较普通柴机高约10pct。
控制器是发电机组的控制管理系统,提供发动机的启停、数据测量、数据分析、判断与控制、故障保护等功能,最终实现稳定可靠的对外供电,提升动力系统的整体效率、燃油经济性和可靠性。
国内外主要柴发控制器企业有深海、丹控、众智等,目前国内控制器性能与国际头部品牌产品性能处于同等水平。能够认为,大型发电机生产企业倾向于自产控制器,如康明斯、科勒等均自行生产配套控制器,而中小型OEM厂商较为分散,为柴发控制器主要采购商。
柴油机零部件,如曲轴,需要承受较大交变负荷,对刚度、强度、精度、耐磨性、一致性等要求非常高,生产的基本工艺复杂繁琐。因此柴油机制造商对配套零部件企业要求很严格,供应关系建立后较为稳定,双方高度依赖,不易更换。
我国柴油机零部件已形成了完备产业链,很多高的附加价值环节都已实现国产化,如长源东谷缸体、天润工业曲轴、威孚高科燃喷系统,销售单价达千元以上,毛利率在23%-29%。我国已有一批具备全球竞争力的企业,境外收入占比较高,如天润工业曲轴客户包括康明斯、卡特、约翰迪尔等国际知名客户,2023年渤海汽车海外收入占比高达55.8%。
卡特彼勒2024年第四季度能源与运输(Energy&Transportation)部门实现盈利收入76亿美元,与2023年同期相比减少0.2亿美元,同比下降0.3%,其中油气、工业和运输业务销售下降,而发电业务增长,主要受数据中心需求推动。分部利润比2023年同期增加0.48亿美元,同比增长0.3%,达到14.77亿美元,分部利润率提升至19.3%,主要得益于价格改善,但部分受到销量下降和不利制造成本的抵消。
自1975年在中国出售第一批产品起,卡特彼勒已深耕中国近半个世纪。上世纪90年代中期,公司开始在中国持续深入推行本土化发展的策略,逐步在中国建立了成熟的端到端价值链。目前,公司在中国有20家分支机构,包括制造工厂、研发中心和零部件分销中心,以及四大Cat代理商和约700家本地供应商。
卡特彼勒(天津)有限公司于2010年注册成立,是目前卡特彼勒在亚太最大的单体投资,也是卡特彼勒在中国唯一一家生产3500系列大型发动机和发电机组的工厂。
卡特彼勒研发技术(中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是卡特彼勒在中国研发资源的中枢,总部在江苏无锡,覆盖卡特彼勒各个业务模块,包括:工程机械整机、柴油发动机、各类系统及零部件等。并在无锡设有卡特彼勒无锡发动机园区,生产柴油发动机等。
全球动力技术领军,五大业务互相补充。康明斯设计、制造、分销多元的动力解决方案,是全球动力技术龙头。公司在全球拥有超7万名员工、1万多家认证经销商、500多家分销服务网点,服务全球190多个国家和地区。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41.02亿美元,同比基本持平;实现净利润39.46亿美元,同比增长436.9%。公司由发动机、动力系统、零部件、新能源动力、分销服务五大相互独立、互为补充的事业部组成。依据公司公告,2024年分销服务营收占比为33%,零部件、发动机、动力系统营收占比分别为29%、26%、10%,海外收入占比为43%。
核心柴机技术+核心零部件,发电机组高度集成。康明斯发电机前身为1920年在美国成立的Onan公司,康明斯于1992年将其完全收购。目前,康明斯电力的产品线包括柴油发电机组和代用燃料发电机组(8kVA~3750kVA)、交流发电机(0.6KVA~30,000KVA)、机组用发动机、控制管理系统、自动转换开关和开关柜等,大范围的使用在数据中心、能源矿产、交通运输、商业建筑、医院市政等领域。康明斯发电机采用一站式预集成方案The Power of One,机组的主要部件全部自行设计和制造,发动机、交流发电机、数字控制器、转换开关和数字并联系统全由公司无缝集成,可靠性、供电质量高,安装简易便捷、经营成本低、维护支持简便。
康明斯及其关联子公司在华累计投资超过十亿美元,在华总计设有37家机构,包括26家制造企业,生产发动机、涡轮增压器、滤清器、排放处理系统、燃油系统、交流发电机和发电机组等产品。
其中发电相关业务的主要为以下公司:康明斯电力(中国)有限公司位于武汉,是康明斯电力在中国的唯一发电机组制造厂,具有年生产发电机组14500台以及自动转换开关(ATS)20000台的能力。工厂设计、制造功率范围从55kVA到3000kVA的柴油发电机组,产品大范围的应用于备载,常载和连续运行的电力系统。机组以康明斯系列发动机为驱动动力,其他主要部件——发电机及控制管理系统均采用康明斯制造的产品,使机组效能达到最佳配置。重庆康明斯发动机有限公司是重庆机电股份有限公司的合资经营企业,成立于1995年,是康明斯在华唯一的大马力发动机研发和制造基地。重庆康明斯专业生产柴油发动机和天然气发动机,产品功率范围185-3650马力。适用于重型汽车、工程机械、矿山机械、石油机械、轨道机械、港口机械、固定式和移动式柴油发电机组、船舶推进动力机组和辅助动力机组、泵类动力机组以及其它动力机组。
MTU是罗尔斯·罗伊斯(Rolls-Royce)旗下的动力产品和解决方案品牌,MTU在发电、工业、海事及政府项目等多个领域拥有广泛应用。
2024年全年,MTU实现收入42.71亿英镑,同比增长11%。毛利为11.99亿英镑,同比增长17%,毛利率提升至28.1%。运营利润达到5.6亿英镑,同比增长40%,运营利润率从去年的10.4%提升至13.1%。
收入的增长主要由发电业务和政府业务驱动,其中发电业务同比上升25%,各项业务中增长排名第一,主要得益于数据中心发电业务量的增长。
公司产品涉及备用电源及混合能源、输配电产品、专用车业务三大模块,深耕发电机组市场二十余年,电力设备实现全产业链制造,为通信、电力、IDC、金融、EPC等市场提供发电机组、输配电设备、电源车等产品解决方案,并进入分布式能源投资领域。在国内中高端市场中行业地位排名靠前,尤其在通信、数据中心等细分市场具备良好的先发优势。2023年柴发机组营收占比近90%,毛利率维持约12%。
绑定MTU、三菱等海外厂商,同时亦采购国产发动机,具备利润和量的双重弹性。2020年8月,科泰电源与德国发动机品牌MTU成立合资公司科泰安特优,生产MTU品牌的发电机组,同时其自身亦采购MTU发动机集成为机组,经过长期积累,公司已与德国MTU、日本三菱、玉柴股份等发动机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伙伴关系,在海外发动机紧缺下,发电机组具备较高价格与利润弹性,同时其采购国产玉柴等发动机也具备量上较高弹性。
企业主要生产发电机组及船用发动机。公司主要生产销售船用发动机、发电机组,同时兼顾经营柴油机零部件、船用齿轮箱配套等产品。公司船用发动机在内河和近海运输船、渔船市场处于领头羊,发电机组被大范围的应用于船舶、通讯、油田、医疗、数据中心等行业。
海外发动机供给紧缺下,数据中心发电机组有望快速放量。潍柴重机采购潍柴动力的大功率发动机集成为发电机组,数据中心领域发电机组占其营收较小比例。
公司基本的产品包括全系列发动机、变速箱、车桥、液压产品、重型汽车、叉车、供应链解决方案、燃料电池系统及零部件、农业装备、汽车电子及零部件等,其中,发动机产品远销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9年,潍柴并购法国博杜安,掌握大缸径发动机产品研发主动权。
为通信运营商的战略供应商,推出新品引领大功率发展。2024年以来,潍柴动力发动机在数据中心这一领域的开拓取得了较大进展,成为了电信、移动、联通三大通讯运营商的战略供应商,也是百度等互联网数据中心的战略合作伙伴。此外,包括在新加坡、北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数据中心市场,潍柴也实现了新的突破。并购博杜安并加大大马力发动机投入后,潍柴动力相关业务营收增长较快。2024年12月,潍柴博杜安推出20M55发动机,该产品专为数据中心量身定制,适配的发电机组上限功率可达4250kW,是潍柴能源电力产品系列功率最大的一款,也是全球上限功率的柴油发电机组。
玉柴国际是中国领先的动力解决方案提供商,主要是通过其核心子公司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玉柴)开展业务。公司专注于柴油和天然气发动机的研发与生产,覆盖道路和非道路市场。按照应用场景划分,业务领域涵盖重型车、中型车、轻型车,以及别的产品和服务(包括发电机组、新能源产品等)和酒店运营五大板块。近年来,受益于数据中心需求的快速增长及大马力发动机销量的强劲表现,2019年至2023年别的产品和服务营收从5.27亿美元增长至7.16亿美元,CAGR达8.0%。同期,非道路发动机产量从11.7万台增至17.3万台,CAGR达10.24%。
玉柴安特优盈利向好,25H2预计进一步扩产。2016年,玉柴安特优动力有限公司由玉柴与劳斯莱斯动力系统子公司MTU各持股50%成立,总部在广西玉林,专注于电力生成、油气、数据中心与半导体制造等领域,生产MTU4000系列等大功率发动机。2018年交付首批MTU4000系列发动机,2022年累计下线台,其中单年在中国市场销量超过500台。为扩张产能,2024年启动二期合作协议,新增生产MTU4000、2000系列及玉柴VC系列发动机,公司预计2025年下半年投产运营。
根据测算,2024/25/26/27年中国智能算力规模对应智算中心功耗需配置柴发4426/6330/8912/12327台。智能算力规模的增加需要AIDC建设完成后才能释放,当前为AIDC集中建设期:若考虑2025-26年算力释放,则目前柴发需求达到4485台,较24年柴发需求量开始上涨138%;若考虑25-27年算力释放,对应柴发7900台,较24年需求量开始上涨320%。
算力需求:根据IDC与浪潮信息《中国AI计算力发展评估报告》,2024/25/26/27年中国智能算力规模达725/1037/1460/2020EFLOPS。
计算卡:根据华信咨询设计研究院《中国智算中心产业高质量发展白皮书》,假设智算中心选用A800,单卡312TFLOPS,8卡服务器单台风冷12kW。
功率:根据梳理,服务器/IT设备功耗比例为75%,数据中心PUE为1.36,柴发配置率为140%。
订单饱满、产能紧张:海外IDC柴发、柴机需求高增,龙头供应商普遍订单饱满、交付延迟、提升售价;
产能扩张进行时:卡特彼勒正在通过增加工人数量来提高产能;康明斯预计25年底部分工厂产能翻倍,卡特预计使用4年时间将产能提升一倍;玉柴安特优二期于24年正式签署合资协议;
海外需求优先:以康明斯为例,其北美收入占比高达40%,且披露的扩产工厂均为海外地区;同时,龙头厂商普遍从24/25年开始扩张产能,距离产能释放仍有较长时间,能够认为短期内国外龙头发电机组/发动机扩充的产能可能会优先供应当地市场需求。
最新资讯
-
CWP2021新机型汇总 最大16MW12家整机商发布43款机型!
-
CWP2021新机型汇总 最大16MW12家整机商发布43款机型!
10月20日,2021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CWP2021)圆满落幕。本届展会参展企业650...
【48812】叶片80米!丹麦建国际最大风力发电机:一天发电26万度
-
【48812】叶片80米!丹麦建国际最大风力发电机:一天发电26万度
风力发电机是将风能转换为机械功,机械功带动转子旋转,终究输出交流电的电力设备。在一些多风区域,比...
0755-29555842
联系电话:18924583791
雷火电竞地址传真:0755-29555842
雷火电竞地址邮箱:sales@dxymotors.com
雷火电竞地址地址:广东省深圳市龙华新区大浪街道部九窝龙军工业区A18栋二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