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9日,几辆来自重庆的大货车陆续开进邻水县经开区,到四川天坤模具制造有限公司装货。
此时,天坤模具的生产车间正在紧张运转,一件件汽车冲压件模具成功生产。公司自引进热成型模具配套生产线后,产品性能逐步提升,赢得了更多订单。
2018年,邻水规上工业总产值实现271.8亿元、同比增长14.5%。在经济下降带来的压力加大的背景下,邻水工业缘何能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答案是,科学技术创新。
2月10日,记者来到位于邻水县经开区的四川新动脉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看到,车间一片忙碌,产品展示区整齐地堆放着经过检验合格的产品。
该公司总经理一边带着记者参观,一边介绍:“我公司主打产品是摩托车汽缸体系列,年出口80万—100万套。这几年,邻水鼓励科技创新,我们也积极研发新技术,现在,产品加工的精度从原来的10微米提高到5微米,提升了产品的影响力,产品订单量也增多了。”他指着面前堆放的产品,自豪地说,“这些都是我们刚产出的产品,销往缅甸、越南、老挝、土耳其等国家和地区,自从我们的技术革新后,国外的订单慢慢的变多了。”
新动脉是一家专业生产汽摩、军用无人飞机发动机缸体的企业,主要配套宗申、华川、西安爱生(西飞)集团,现有员工300人,其中技术人员40人。企业具有先进的检测设备和理化实验室,能对产品实行全方位质量控制,采用的技术处于国内汽配行业领先水平,总实力较为雄厚,目前是川渝两地声誉较高的汽配生产企业。
随后,记者在四川圣锦风机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看到,各条生产线正在满负荷生产。该公司副总经理邓德才取出一节贯流风叶说:“这是公司最畅销的产品,占据全国微车市场80%的份额。”邓德才说,目前市场上的贯流风叶大多是两点式平衡,公司通过不断试验,研发出三点式平衡产品,使产品性能慢慢地加强,公司已然成为国内风机生产标准的主导者。
在邻水,依靠创新实现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的企业比比皆是。赛特制冷微车空调占据全国市场43%的份额,并与日本丰田大发公司建立合作伙伴关系;盛弘智能数控珩磨机床技术国内领先,在中国科学院重庆分院建有研发中心,在上海、天津、重庆分别建有工业机器人应用中心;天坤模具公司螺母板一体成型技术处于国内领头羊……
近日,在邻水聚研机床有限公司,几名来自重庆的客人正在车间参观考察,他们停在一台机器人前仔细研究。
这台机器人名叫JYJH50—8—10(捷米机器人),大多数都用在给汽车精密部件打螺、钻孔等内控加工。以前需要很多人工完成的工作,现在只需要这台机器人就能快速完成。捷米机器人,是邻水聚研研发的新产品之一。
据该公司负责的人介绍,以前企业主要生产传统航模机。在邻水县委县政府的引导下,聚研开始了转型之路。经过一年多的探索和反复改进,捷米机器人研发成功。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新常态是经济转型提质的新阶段,也是科学技术创新发展的新契机,科学技术创新是工业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的必由之路。这是邻水决策层达成的共识。
基于这样的共识,邻水县坚持创新驱动,着力推动传统优势产业改造升级,着力培育高成长型和高新技术产业,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壮大技术创新主体,让企业成为研发技术、成果转化、科技投入和科学技术创新组织的主体。近年来,邻水县以经济开发区企业为重点,致力于做好企业的技术培养和训练和服务工作。
该县先后出台了《关于实施创新发展的策略增强邻水经济转型发展动力的意见》 《关于加快培育高新技术企业的实施建议》《关于加快科技公司孵化器建设的实施建议》《关于进一步加快高新技术园区发展的通知》等文件,激励邻水企业不断成长转型。
同时,该县采取专项支持方式,积极引导和大力推进企业研发平台建设,支持企业自建,联合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共建汽摩配件等产业技术研究院,着力突破关键技术瓶颈。目前,该县已成功与北大资源整合中心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邻水企业开发生产的军用无人机缸体、数字控制机床、汽车冲压模具、自动研磨机、工业机器臂、贯流风叶等已在国内外形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力。目前,该县拥有研发技术人员350余人;园区80%的企业成立了研发中心,圣锦风机、新动脉、劲德兴等13家企业与科研单位和院校建立了科研合作伙伴关系。随企业创新意识的增强,自主研发力度的加大,一批“邻水造”新产品在国内外陆续上市。
技术改造与科学技术创新,已成为推动邻水工业转型发展的强大动力。一批企业在政府的引导下“苦练内功”,以创新提高市场竞争力,走上了高水平发展之路。(孔虹 周文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