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能是人类应用最早的新能源之一,在很久很久以前人类已经利用风能驱动风车磨面发电。同其他新能源相比,风力发电技术相对成熟,大规模开发的商业化前景最为广阔。据气象资料显示,我国陆地10米高度的经济可开发量为2.53亿千瓦,50米高度经济可开发量估计增大1倍。近海资源预估比陆地上大3倍,10米高经济可开发量为7.5亿千瓦,50米高度经济可开发量约为15亿千瓦。
我国风能资源丰富,风力发电技术经多年不断的研究也已日趋成熟。看着眼前的数据,我们似乎早已不需要过多的担心化石能源枯竭产生的能源危机,在风能资源的数据面前似有“杞人忧天”之势,然而事与愿违,风能的开发利用并没有像人们想象中那样在能源结构中占到可观的比例,更不要说是替代现有的化石能源。究其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如核心技术缺失、成本过高,在诸多原因中作者觉得风电上网难可能是困扰风电行业发展的最根本原因之一。
众所周知,风能发电的原理是利用风轮将风能转变为机械能,风轮带动发电机再将机械能转变为电能。大型风力发电机组发出的电能直接并到电网中,小型风力发电机一般先将风力发电机组发出的电能储存到储能设备中,再提供给负载。这就突出了一个问题,风力发电是不稳定的。风力发电不同于火力发电原料是可控的,甚至不同于同为新能源的太阳能,因为太阳辐射时间是可预知、可计算的。因为风能是不稳定的,不是人为可控的,甚至是我们难以预知的,这给风电上网带来了巨大的问题,因为电力慢慢的变成了人类生产、生活必不可少的能源。可以回忆一下停电后的小区是多么的烦躁不安,停电后的工厂是多么的焦急无奈,人类需要的是连续、稳定、人为可调节的电能,目前风能还很难做到这点。风力发电不以人类的需要而产生,而以风能产生而产生。有观点认为既然风力发电做不了电网中电力的大多数来自,那么做辅助的,何时产生何时上网,但是这也存在一个问题,电网负荷是核定好的,即使存在可调节范围也难以接受大量的风电。另一个问题,风力发电一般在风能资源丰富然而却地广人稀、天气特征情况较恶劣的地区。一方面该地区并不是用电大省,另一方面风力发电输送到用电大省路程遥远,为电网铺设也带来极大的困难,包括施工难度上的、成本上的等。
要解决好风电上网的难题,首先要做好风资源的详查、预测工作,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掌握“原料”,才能准确预测出风能发电量,才能做好电网的架设工作、调节好风电与火电等的上网问题。使风电这个清洁、环保、可再生的能源真正“风生水起”。我国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十一五”规划中明确说,到2010年,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占到10%,全国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年利用量达到3亿吨标准煤,其中风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000万千瓦。相信在科学技术进步、国家支持下,风电会在我国能源结构中发挥逐渐重要的作用。